台湾佬中文娱乐22vvv网_97久久久超国产精品_亚洲综合色在线视频香蕉视频_手机看片1024国产免费旧址

秀容書院的前世今生

秀容書院的前世今生


文/彭 圖

1

秀容書院在忻州城西南九龍崗上,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占的是原忻州儒學舊地。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以前,忻州儒學和文廟都在城西南九龍崗上,所謂“有學必有廟,廟以崇奉孔子,學以長育人材,俾學孔子之道也?!迸f文廟原在九龍崗上的文昌寺一側(cè)。《忻州直隸州志·學?!吩疲盒弥萑鍖W“舊在治西南九龍崗上。后晉天福二年(937年)建”。明弘治五年(1492年),王軒任忻州知州時,文廟連同儒學,由九龍崗遷徙到學道街。九龍崗舊儒學與文廟俱廢。

2

張存良 攝

舊儒學和舊文廟廢了283年后,忻州來了一任新知州叫魯潢。魯潢瞅中了這塊地方,在忻州首次創(chuàng)立了秀容書院?,F(xiàn)存書院碑記記載:“忻州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無書院。忻州牧魯公,倡捐四千金,始立此書院。”“將余金發(fā)交典行,量取薄息,以資永圖”“每年山長束修,生童膏火獎賞,皆由生息項下發(fā)給?!濒斾辏?727-1783年),字守原,號緯躔,一號渭川,黎川中田(今江西新城)人。據(jù)碑記說魯潢任忻州知州“歷三年”頭上“……而思創(chuàng)為之。”也就是說他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忻州知州,三年后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創(chuàng)立秀容書院。
忻州既有283年前遷到學道街一直興盛的文廟儒學,忻州知州魯潢為什么又要建書院?因為儒學與書院作為學校都有它讓人讀書明理掌握知識的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儒學和書院的不同之處是,儒學是官學;書院一般是私學。教儒學的都是官員身份或有功名的人,即儒學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各級學政官員;而設立書院的一般是碩學大儒或聘請碩學大儒講學,所以書院的主持者稱“山長”,山長的意思表示的就是非官方的山野之人。儒學是培養(yǎng)科舉人才的學校;書院也培養(yǎng)科舉人才,但書院主要是創(chuàng)立學派,研究學術的學校。儒學的最高管理機構是國子監(jiān),下面是各府州縣儒學;國子監(jiān)管不了書院。儒學的學生稱生員,生員指國學及州、縣學規(guī)定的學生員額,有員額限制;書院沒有員額限制,只有學舍的限制。儒學生員國子監(jiān)的叫監(jiān)生,府、州、縣推薦給國子監(jiān)的生員稱貢生(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yōu)貢和例貢),生員又有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初入學為附學生員,廩生給廩米,即有助學金;膳生不給廩米但管吃飯,廩膳生、增生有定額,據(jù)歲考、科試成績遞補,所以叫增廣生;生員俗稱秀才,亦稱諸生。生員常受本地教官及學政(明為學道)監(jiān)督考核;而書院的學生首先要考中秀才,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書院創(chuàng)立后,魯潢聘請忻州本籍碩學名儒崔嶫為首任山長。崔嶫(1715—1781年),忻州曹村人,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進士,字云峰,號乙軒。官至鄭州知州、禮部員外郎。后因其父母二老年邁,無人撫養(yǎng),便辭官歸里。崔嶫任山長時已六十高齡,但“每年二月官定日開課,臘月、正月不課”,“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日為齋課,十六日官課,十七日詩賦課”(《碑記》)。在任期間,不僅勤于教學,還應邀參加社會活動,曾為忻州的關帝廟竣工及七賢廟修復撰寫碑文。

3
崔嶫之后,比較著名的山長有忻州令狐莊的薛河東(字鳳一),于崔嶫去世55年后的道光十六年(1836年)任秀容書院山長。忻州前播明村趙宗先,字槐符,號午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任秀容書院山長;忻州泡池村董宇煒,字青平,號硯農(nóng),于咸豐九年(1859年)任秀容書院山長。忻州董村郝椿齡,字曼修,在秀容書院主講二十余年。忻州北關米毓瑞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秀容書院講學。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頒布廢科舉立學堂章程,諭令府及直隸州書院改辦中學堂,以“興學育人”。秀容書院遂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為“新興中學堂”,原秀容書院山長米毓瑞轉(zhuǎn)任總教,也即學堂堂長或校長。新興中學堂整整存在了10年,1911年辛亥革命,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民國元年(1912年)各州、府均廢,原州、府皆稱縣,忻州稱忻縣,學堂一律改稱學校,新興中學堂遂改稱“忻縣中學?!?。學堂改學校后,擴大學校規(guī)模,將原學校東鄰之文昌廟院址及文昌廟東鄰之道教白鶴觀一廟一觀,先后劃歸學校占用,校園面積擴大,且獨占城內(nèi)最佳景區(qū)。地勢高峻,院落依山疊起,錯落有致,臺階層層,曲徑通幽,四角亭、六角亭和八角亭矗立高崗,全城矚目。
合并入忻縣中學校原書院西南部的文昌祠又稱文昌廟、文昌宮。文昌帝君是讀書人的保護神,保護文運昌盛。文昌初指文昌星,文昌星簡稱文星,或稱文曲星,系星宿中主文運者?!妒酚浱旃贂份d:“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后來又叫“五文昌”,包括關圣帝君(文衡帝)、孚佑帝君(呂洞賓)、文魁夫子、朱熹(朱衣星君)、魁斗(魁星爺),合稱為“五文昌”。也有說是梓潼帝君張亞子的,《明史·稽志》:“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zhàn)歿,人為立廟,唐宗屢封至英顯王,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惫糯咳耸诉M,以科舉為途徑,于是天下府縣,處處建立文昌宮。明代以后,每一所學校都將部分建筑物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廟祭祀。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比孔子還受讀書人的歡迎,凡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廩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歷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學校,來奉祀這位文昌神。忻州文昌祠西大殿中央,曾塑有文昌爺?shù)乃芟瘛V劣谶@位文昌爺?shù)降资强菭斶€是梓潼帝君張亞子,則就隨人心仰了。
文昌祠入間最深,檐下有廊,青碧琉璃瓦覆頂,推為明代建筑。由北至南為柏樹院、棗樹院、槐樹院三進院落。并入學校的白鶴觀又名天慶觀,為唐代所建道觀,唐代李氏皇帝認為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大建太上老君廟。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敕建洛陽上清宮,以祀道祖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于是天下老君廟皆稱上清宮。忻州上清宮老君殿殿內(nèi),列侍有唐朝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顯、李旦、李隆基等唐朝七個皇帝,因改名“七圣觀”,后唐莊宗李存勖時再改太清宮。后晉時又改“白鶴觀”。元遺山《天慶觀記》:“始為七圣觀,創(chuàng)自唐天寶間。其后有白鶴之異,改白鶴觀。宋祥符間又改為天慶觀。每歲二月望,道家云是老君誕日,及期,有鶴降此。多至十數(shù),翔舞階庭,三日乃罷。予兩見之,特亂后不至耳。因為招鶴謠,并刻之石”。觀內(nèi)三皇殿、無極殿、紫薇殿、玉皇閣、天師殿、太清殿、元君殿等氣勢宏偉,建筑上下錯落。據(jù)傳北魏寇謙之天師曾在此結(jié)廬祭祀老子。金貞佑年間蒙古屠城,天慶觀損毀嚴重,元代全真教道士王志常與弟子王守沖重修。明萬歷二十七年二月望日,群鶴復集,山西巡撫魏允貞親見之,有詩:“誰知三百年來后,又覩聯(lián)翩下碧云”。明代,朝廷在天慶觀設道正司,統(tǒng)領忻州道教各派。正一道道士楊正梅住持大修道觀,增祀?yún)巫娴?,重修晉天福年間的文昌祠,天慶觀重現(xiàn)往日輝煌。乾隆四十年建秀容書院后,形成道觀與書院并存的奇觀。
在書院西面的山坡上,先后修建有三個亭閣:正中四平八穩(wěn)的魁星閣,興建于大清雍正三年(1725年),處世低調(diào),靜觀忻州的滄桑風雨;北面的六角亭,直插云端,高為忻城之最;南面的八角亭,富有輕、巧、靜、翹、曲、飛之韻,建于道光十八年,高度次之,與六角亭互為犄角之勢。
六角亭舊稱寥天閣,后更名為凌云閣。邊長三米,高九米,原來五面有清朝的精美花窗;六根一摟多粗的擎天柱支撐、頭頂碧綠琉璃,古樸簡約、超凡脫俗。立于六角亭上,忻州全景盡收眼底。
八角亭望萱閣,建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位于忻州古城西南高地之最南部。八角攢尖頂形,頂部青灰瓦布頂。舊以“萱堂”代指母親的居室,亦指母親供堂。一直在外居官的魯潢思念遠在江西的母親,在忻州任知州時常常在秀容書院登高遠望,以解思念之情。忻州人感于魯潢知州的孝心,遂在魯潢登高望遠的高地筑亭,以存對魯公建書院壯舉的懷念之情,同時也以此勉勵書院學子孝親睦友,遂將此亭命名為“望萱閣”。
民國以來,忻縣中學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不少棟梁之材,既有專家學者,也有革命志士,解放前忻縣最早加入共產(chǎn)黨、參加革命的人士,多數(shù)是忻縣中學的學生。如曾任過山西省委書記、國務院農(nóng)業(yè)部部長的霍士廉,曾任過華北局書記處書記的黃志剛,全國婦聯(lián)書記處書記的董邊,電子工業(yè)部部長的張挺等,都曾在忻縣中學讀過書,而且大都是從忻縣中學開始走上革命道路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爆發(fā),日寇入侵,忻口戰(zhàn)役在即,學校南遷平遙,輾轉(zhuǎn)晉南,結(jié)束于陜西漢中。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閻錫山政府于忻縣城內(nèi)火神廟重建忻縣中學,時稱忻縣縣立中學校。1948年7月,忻縣全縣解放,將忻縣中學和忻縣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校合并為晉中區(qū)忻縣聯(lián)合中學校,校址由火神廟遷回九龍崗原忻縣中學文昌廟舊址。1948年10月,聯(lián)合中學校更名為晉中區(qū)忻縣中學校。2004年6月10日,忻縣中學前身舊址原秀容書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7年1月,忻府區(qū)委、區(qū)政府得到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與重視,對忻州古城進行修復改造。秀容書院列入第一期改造工程。忻州古城一期工程的最大特點是“修舊如故,以存其真”。秀容書院改造工程總占地30250平方米,規(guī)劃建筑面積9612.25平方米,其中文物修繕工程3830平方米共40座、151間,主要包括文昌寺山門、戲臺、文昌寺大殿、白鶴大殿、孔子祠、廖天閣、望萱閣等;新建復建工程5782平方米共56座、192間,主要包括藏書樓、呂祖閣、山長室、六藝園、國學館、游客服務中心及消防設施等。同時還修繕和新砌護坡960多米,圍墻、花欄墻1400多米。
在風景優(yōu)美的九龍崗上,經(jīng)過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擁有240多年歷史的秀容書院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舊貌換新顏。
新復修活化的秀容書院現(xiàn)有房屋208間,多數(shù)為舊制,院內(nèi)地形西高東低,高低錯落,依自然地貌可分為上、中、下三個院落。上院為主院,主院為三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樂樓、過廳和正房,兩側(cè)為廂房、耳房、生舍。中、下院為書舍。秀容書院上、中院修繕面積3829.86平方米,包括白鶴大殿、桂香殿、廖天閣、魁星閣、望萱閣、牌坊、龍崗第一景等建筑。秀容書院重建面積5782.39平方米,其中上中院包括老書院、六藝園、藏書樓、呂祖閣、碑廊等;下院包括展稱館、國學館和服務中心等。原秀容書院的外院,原來的大門,學校的食堂,校辦工廠,教工宿舍都變成了錯落有致的座座古院落、古房屋,院內(nèi)景色整潔怡人。下院的白鶴觀,早已維修完畢,莊嚴肅穆,靜靜地佇立在那里。中院原來的民國建筑依然聳立,文昌寺正殿熠熠生輝,琉璃瓦與陽光交相輝映,古柏森森,新修的碑廊內(nèi)幾十通碑亭亭玉立,碑上的文字訴說著它們的歷史過往。古戲臺依然在條石上巋然不動。主院以東下部建筑更為壯觀,順臺階西向拾級而上,步步登高,有小巧玲瓏的木牌坊、四角亭、八角亭、六角亭。

來源:忻州在線